近年来,佳木斯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,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以国家级高新区创建为引擎,切实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,为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。
一、坚持以升促建,打造科技创新平台。举全市之力推进佳木斯高新区升级为具有农业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,目前已通过科技部专家咨询调研组的考察。一是创新管理体制。全面推行机构职能分类制、干部任期制、员工岗位聘任制、工资待遇绩效制和建立市场化、专业化运营团队等 “四制两化”改革,赋予高新区市一级财政职能,下放200多项管理权限,建立高新区投融资平台,成立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基金。二是聚集创新资源。整合创新要素,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、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8个,启动佳木斯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。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在“九通一平”基础上,加快综合配套服务区、公铁多联物流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,科技孵化、交通物流、公共服务等承载功能不断提升。四是加快项目落地。今年重点推进总投资60亿元开复工项目16个,丰益集团年产6000吨豆粉生产线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,与中建材凯盛集团成功签订投资约7.5亿元的年产能100兆瓦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和现代智慧农业大棚项目合作协议。
二、坚持以园带农,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。切实发挥高新区技术集成、产业融合、创业平台、核心辐射、人才培育等功能作用,带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。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。建成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实验站等18个农业科技平台,展示新品种153个,示范新技术79项,示范辐射面积1500万亩。二是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。依托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、佳木斯大学等院校推动产学研用对接,推广应用黄腐酸、高光效种植等先进技术成果,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,综合农机化程度达到95,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890万亩,绿色食品标志总数254个,农业农村部认证地理标志总数14个。三是加快农村三产融合。支持企业、科研机构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、分级包装等新技术,推广适合深加工、休闲采摘的新品种,引导农民发展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,带动玉米淀粉、燃料乙醇、饲料、肥料等产业同步发展。
三、坚持以技兴市,强化科技的战略支撑。加快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,不断夯实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能力。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,加快发展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新型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推进海瑞特特种工程塑料、佳昱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,支持葵花药业、多多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。二是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。今年启动实施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”,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达到76户,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企业60多户。三是积极开展高端务实合作。坚持引智引技引资“三引”并举,通过开展院士专家佳木斯行、央企对接、京佳对接等活动,大力引进创新资源和资本,新建院士工作站、科学家工作室、博士后工作站5个,与中科院长春分院、中国农科院、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。
下一步,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,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振兴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加快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步伐,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竞争力,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。 |